Page 219 - 唯識藏_08
P. 219
倒,如實趣入。 。又觀有性,於一時間,一分遠離,於一時間,一分不離,如是名為於彼空性無有顛 佛所善說法毗奈耶。若觀諸法由自相故,一類是有,一類非有,此有、非有畢竟遠離 或舌、或身一分、或意一分,說名為空,然非自體所依止身即自身體一切皆空。 由有一類,說名不空。或即自體所依止身,於一時間,由無一類或眼、或耳、或鼻、 時間,由無一類或受、或想、或復思等一切煩惱、隨煩惱等,說名為空;於一時間, 鍵,或隨一分無所有故,然非此舍即舍體空。 說名不空。或即此舍由無一類,說名為空,謂無材木,或無覆苫,或無門戶,或無關 所餘有故,如實知有。譬如客舍於一時間無諸人物,說名為空;於一時間有諸人物, 世間道及出世道修習空性。其義云何?謂於此處
當知此中總略義者,若觀諸法所有自性畢竟皆空,是名於空顛倒趣入,亦名違越 如是自體所依止身,亦名受趣,亦名想趣,亦名思趣。然此自體所依止身,於一 復次,正見圓滿、已見諦跡諸聖弟子皆能如實越彼邪空,亦能如實入正不空,以
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
2
1
1
0
0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