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21 - 唯識藏_08
P. 221
則五妙欲之所引發,於離欲貪正能作證。內空者,謂於內諸行斷增上慢,正能作證。 故,生愁歎等。 ,餘如前說。無所造作、無恐怖者,當知無有異類可得,令阿羅漢心於中染,彼變異 法,一切皆以無漏道力而得解脫,於一切種都無退失。當知此中,決定義是三昧耶義 說名時。於現法樂憙欲證住,故說名愛。不動心解脫者,謂阿羅漢根性利故,是不退 其退法,未能解脫所有定障,故名時愛心解脫。以退法故,時時退失,時時現前,故 覺樂。 ,初靜慮中妙遠離樂;尋伺止息,妙寂靜樂;二解脫攝,無所造作、無恐怖攝,妙等 失四種妙樂,謂於一切攝受惡事遽務眾苦皆悉解脫,妙出離樂;解脫貪欲、瞋恚等事 二種不能成辦,應所證空不能證故,應所修空不能修故。因於二種不成辦故,當知
應所證空略有二種:一者、外空;二者、內空。外空者,謂超過一切五種色想, 二解脫者:一、時愛心解脫;二、不動心解脫。若阿羅漢根性鈍故,於世間定是 復次,有二種空:一者、應所證空;二者、應所修空。若諸苾芻樂依雜住,於此
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
2
1
1
0
0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