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35 - 唯識藏_08
P. 235
損惱,於現法中能障涅槃。由此因緣,能得當來有暇圓滿,不決定故。此後有願當知 有苾芻為求後有,自發誓願,修行梵行,彼於爾時令其第七後有苦因倍更增長,轉為 毗柰耶中極作衰損。如是愚癡所生尋思,亦不尋思如餘外道。 淨修其心。於現法中能得涅槃;得涅槃已,終不共他諍競而住。謂諸諍競,於佛聖法 隨其所住,能自遠離。 住,無容 於心,當知是魔品類所作。此中,苾芻應以九相安住其心,從諸境界相應尋思攝心令 功用所引諸取受業,手唯能作助取受緣,當知此中道理亦爾。
復次,若由先世後有苦因,於現法中有六觸處果法而轉。由六境界所損惱時,若 彼於爾時,於可愛事終不依止諸欲尋思而有所作,於恚尋思及害尋思亦能遠離, 復次,諸有苾芻受用如法邊際臥具,安住空閑,若有能令尋思躁擾勝妙境相來現 由先所作諸業、煩惱及自種子相續所引諸受生起,其六觸處唯為作緣。如心所起
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一
① 「容」,底本作「客」,今依據磧砂本改作「容」。
① 尋思隨一更起。若由此依,由此境界,有所喰味,於此境界,隨其所得,
2
1
1
1
1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