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38 - 唯識藏_08
P. 238

同梵行者知其鄙劣,樂捨沙門,即便遠避,不與同住。若諸村邑,若阿練若咸共譏毀  同梵行人舉其所犯,由彼內懷覆藏意故,心如鴆毒,於能舉邊發憤磣  起尋思之苦。如菅茅刺傷害其足,不能無畏往淨仙眾。設強趣入清淨僧中,便為有智  細俱行後有眾苦而不能覺,如是名為由後法苦說造眾苦。  。當知如是不護根者,如癩病人入蘆荻叢,為如其葉可愛境界破裂其身,攝受當來微  前行一切修道所斷煩惱,究竟證得無學律儀,此上更無若過若勝所餘律儀。  一切見道所斷煩惱,又能獲得有學律儀。彼即修習有學律儀,復能永斷妄執我慢以為  ,是名上品世間律儀。  求願,觀察如是乃至有頂所有諸法緣生性故,皆是無常。如是如理審正觀察諸離欲地  行故者,謂極乃至滅受想定,其間想受多分現行。言因故者,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彼又於此起染起著,廣生毀犯,由是因緣,雖住空寂阿練若處,而受現行追悔所  復次,若諸苾芻已入聖教,不護諸根,彼便一向造作眾苦,謂後法苦,或現法苦  彼既成就如是勝妙不放逸力,如實通達聖諦理故,便能永斷執我、我所以為前行  當知此中,前二律儀,思擇力攝;後一律儀,修習力攝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① 害。又諸有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233   234   235   236   237   238   239   240   241   242   2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