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42 - 唯識藏_08
P. 242
為第三邪行。又於現世悕求利養及與恭敬,於諸所得利養恭敬耽著不捨補特伽羅,由 邪行。又復於先所捨外事有所顧戀,由彼著處增上力故,能令退捨正所修學,如是名 復即前愛樂後有補特伽羅,愛樂後有增上力故,發起邪願,行於梵行,如是名為第二 行於縱逸,由此著處增上力故,樂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,如是名為最初邪行。又 ,已見諦跡,有餘我慢少分貪愛之所隨逐,於修棄捨縱逸而住,如是名為第四著處。 切利養恭敬,於諸所得利養恭敬耽著不捨,如是名為第三著處。復如有一,是有學者 所有父母等事有所顧戀,繫縛其心,如是名為第二著處。復如有一,於現法中悕求一 內外處有貪愛故,能感後有,於現法中不樂涅槃,是初著處。復有苾芻於先所捨外諸 法毗柰耶中既出家已,終不退捨正所修
云何名為四種邪行?謂彼最初愛樂後有補特伽羅,於現法中不樂涅槃,若諸有學 復次,若有苾芻依四著處,當知彼行四種邪行。何等名為四種著處?謂有苾芻於 當知由是七因緣故,復還退捨正所修學。與此相違,所有白品七因緣故,於善說
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一
2
1
1
2
2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