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9 - 唯識藏_08
P. 259
意;觀第五眾,生起悅意,生不悅意,亦復生起悅不悅意。 第二眾,生不悅意;觀第三眾,生起悅意,生不悅意;觀第四眾,生不悅意,生起悅 正行。復有一類不可意者,謂行邪行,或不修行。是故如來觀第一眾,生起悅意;觀 逸,或不放逸,如是名為第五品眾。 行於邪行,而不畢竟;或有弟子多種品類,一行正行,一行放逸,一行一分,或時放 而亦畢竟;或有弟子一向放逸,而亦畢竟;或有弟子修行正行,而不畢竟;或有弟子 而名無上善修諸根。 行不悅意。由此所生貪欲雜染、瞋恚雜染都無所有,由是因緣,雖與弟子等煩惱斷, 於其三種不共念住善住其心,故不染著諸弟子眾。於正行眾,悅意現行;於邪行眾, 根故,勤修正行,但信他言,起邪勝解及以邪慢。
如來雖復於此五眾發起如是五轉差別悅不悅意,然諸如來終不為彼愛恚行相之所 此中,如來稱可意者,謂諸弟子於善說法毗柰耶中,為修諸根,得圓滿故,修行 又此修根依五品眾有差別故,當知亦有五轉差別,謂佛世尊或有弟子一向正行, 諸佛如來為諸弟子如理施設煩惱斷故,名善修根,非唯一向背諸境界。又諸如來
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二
2
1
1
4
4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