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89 - 唯識藏_08
P. 289
,謂明觸所生,及非明非無明觸所生。又即此受,當知一切皆用相似觸為其緣。此復 趣愛非愛受。又即此愛,由六處門所起無明觸所生受為緣故轉。復有餘受,非此愛緣 別安立有四。 如說生支,如是有支、取支安立,當知亦爾。取差別者,謂無差別欲貪名取,取之差 老死之緣。如是一切,總攝為一,略說名為生緣老死。當知是名初老死支有緣體性。 生故,而有後生;有後生故,而有老死。此中,前生是後生因,亦老死緣,後生唯是 生已,唯當希待後時老死。當知此中,生之因緣亦名為生,因緣所起亦名為生。有前 支有緣體性。云何名為有緣體性?謂於是中,有因緣生,未永斷故,而有生生;生既 縛難了知故。 ;二、由無我難了知故;三、由離繫有情而有繫縛難了知故;四、由有繫有情
如是愛支,或求欲門發起諸業,或求有門發起諸業。此二業門所有諸愛,當知歸 云何微細因果難可了知?謂依觀察聖諦道理,始從老死,乃至識緣名色,所有有 當知此中,諸緣起法略由四相,最極甚深。何等為四?一、由微細因果難了知故
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三
2
1
1
7
7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