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00 - 唯識藏_08
P. 300
所知境智清淨故。由此三緣,如其次第,名於正法趣向、親近及與正證。 及毗柰耶不可轉故,亦得名為成正直見;由於涅槃意樂淨故,亦名成就於佛證淨,於 般涅槃。是名第三有執無執、雜染清淨記。 中際,不於諸行執我、我所,彼於前際諸受因滅,已般涅槃;或於後際諸受因滅,當 前,當於後際苦樂雜染。云何名為若無執著,即為清淨?謂聰慧者,若於前際,或於 際有所執著,無明緣行,廣說如前,便於中際苦樂雜染;若於中際有所執著,彼亦如 ;若無執著,即為清淨。云何名為若有執著,即為雜染?謂彼世間不聰慧者,若於前 而於實我都無所執,汝於此中有邪執著,故不隨許。所以者何?若有執著,即為雜染 量如理所得觸因緣故。又彼不能立自宗故,亦復不能破他宗故,名被摧伏。 為
云何名為從因生法五種因耶?一、惡趣因,謂諸不善及不善根;二、善趣因,謂 復次,若有棄捨無因、惡因,於因生法五種因中獲得正見,名見圓滿。於此正法 若於彼問作如是記:我亦唯依根、境界、識,假立自作、他作、俱作若苦若樂,
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四
2
1
1
8
8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