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13 - 唯識藏_08
P. 313
;五、道非道智見清淨;六、行智見清淨;七、行斷智見清淨。 深言教。云何名為七種清淨?一、戒清淨;二、心清淨;三、見清淨;四、度疑清淨 惱斷者,唯有依緣。 因緣諸漏;又彼諸漏所依止性,從無明觸所生諸受;又有因法住立因緣,則現法中煩 住,況餘下劣所有菩提。又為如實等覺緣起,攝受五支為斷方便,如前應知。 似,故唯說七。如是無上正等菩提,尚猶如實知緣起故,未證能證,證已獲得現法樂 理,方便隨修現法樂住,已住安樂,今薄伽梵亦復如是。彼雖無量,如說世間七劫相 於緣起正思惟已,證覺無上正等菩提。如過去佛得菩提已,即於緣起作意攀緣順逆道 ,及與當來所招後有,一切皆無。 ,招集後有。若諸無學,二種雜染纏及隨眠皆永斷故,即現法中,於諸識住其
又復依於七種清淨漸次修集,為得無造究竟涅槃,應知宣說隨順如是緣性緣起甚 又此緣起總略義者,謂依轉品有因諸苦;又依還品有因無漏所有諸法;又有因苦 復次,過去諸佛為菩薩時,如理思惟緣起法已,證覺無上正等菩提,今薄伽梵亦
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四
2
1
1
9
9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