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08 - 唯識藏_09
P. 108

偈說: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生皆盡。為顯此義,故說偈言: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餘識異阿黎耶識,謂生起識,一切生處及道,應知是名受用識,如《中邊論》  譬如外種子,內種子不爾。此義以二偈顯之:  若略說,阿黎耶識體相是果報識,是一切種子,由此識攝一切三界身、一切六道
               了受名分別,起行等心法。  一說名緣識,二說名受識,  已作及未作,失得并相違,由內外得成,是故內有熏。  於外無熏習,種子內不然,聞等無熏習,果生非道理。  此外內種子,能生及引因,枯喪猶相續,然後方滅盡。  六識無相應,三差別相違,二念不俱有,餘生例應爾。  堅無記可熏,與能熏相應,若異不可熏,說是熏體相。  念念滅俱有,隨逐至治際,決定觀因緣,如引顯自果。  外內不明了,於二但假名,及真實一切,種子有六種:  攝大乘論卷上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   103   104   105   106   107   108   109   110   111   112   1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