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71 - 唯識藏_10
P. 271

靜。  中不寂靜苦,有微薄不寂靜苦,有微薄寂靜苦,有極微薄寂靜苦,有非苦似苦住大寂  無我性故。  所有諸色至無所有,爾時便能悟入諸色皆非真實,因此悟入唯識道理,由此順入諸法  便捨離,由此順入數取趣無我性故。又為悟入諸所有色非真實故。若以覺慧如是分析  分析無限量故。但由覺慧漸漸分析細分損減,乃至可析邊際,即約此際,建立極微。  切種子故。  ,大種造色隨分可得,當知此中,有此非餘。此依麤物說,非種子,一一聚中,有一  輕性。或有四所造色,如沙、糖、團等。或有五所造色,謂即此有聲時。又若於此聚

                    云何廣大不寂靜苦?謂生欲界,未曾積集諸善根者。由欲界一切生趣,苦具足所  復次,苦法略有八種差別,謂有廣大不寂靜苦,有寂靜苦,有寂靜不寂靜苦,有  答:為遣一合想故。若以覺慧分分分析所有諸色,爾時妄執一切諸色為一合想即  問:若諸極微無實體性,何故建立?  又說麤聚色,極微集所成者,當知此中,極微無體,無實無性,唯假建立,展轉
            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六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9
   266   267   268   269   270   271   272   273   274   275   27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