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47 - 唯識藏_10
P. 347

,引發忍、世第一法,即現此身已,入順決擇分位故。  一境性行修習;慧根於諸諦心既得定,起簡擇行修習。  起精進行修習;念根於諸諦發精進已,起不忘失行修習;定根於諸諦既繫念已,起心  德。  於別別處所法中證得堪能自在作用,如所願樂,能辦種種神通等事,又能引發勝品功  心無諸闇蔽。」  於外不散,有前後想及上下想,開發其心,遠離纏縛,與光明俱,自修其心,當令我  修光明想。依如是次第,薄伽梵說:「我之欲樂,無有下劣,亦無高舉,於內不聚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根修果者,謂能速發諦現觀,由此增上力,不久能生見道故。又能修治煖、頂  五根修習者,謂信根於諸諦起忍可行修習;精進根於諸諦生忍可已,為覺悟故,  五根助伴者,謂彼相應心、心法等。  五根自體者,謂信、精進、念、定、慧。  五根所緣境者,謂四聖諦。由諦現觀方便所攝,作此行故。  神足修果者,謂已善修治三摩地故,隨所欲證,所通達法即能隨心通達變現。又
            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卷第十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342   343   344   345   346   347   348   349   350   351   3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