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58 - 唯識藏_12
P. 458
?若所受用有差別者,云何諸佛法界清淨?為釋此難,故說第十太虛空喻。 所起作。如是如來淨法界中,具無量相,諸佛眾會周輪可得,而淨法界無所起作。 依。 攝故,非無為法,有緣慮等作用義故,以其勝故,且說五薀法界實是一切三乘功德所 有為生滅,是薀所攝。無斷盡故,亦說名常,非永不滅。生必歸滅,一向記故,薀所 有為功德,不同虛空。法界真理功德法門是無為故,非薀所攝;依之生長一切功德, 相,彼亦不失五薀自相。此中亦應說五取薀,戒等無漏同法界故。 ,學位分得,無學圓滿,諸佛菩薩皆具五故。如是五薀,雖依法界,而淨法界不同彼 脫薀,無學正見名解脫智見薀。前三是因,後二是果。 淨法界非戒等薀。當知此中,無漏淨戒名為戒薀,無漏定慧名定慧薀,無學勝解名解
論曰 經曰 且略宣說,淨法界中雖無戒等諸事功德,而有真理功德法門。彼增上緣生長一切 有義:一切皆是無學,緣解脫慧名解脫智見,餘慧名慧。有義:一切通學、無學
佛地經論卷第四
:復有難言:若一切佛,法界為體,應無彼此受用差別,云何得有眾會不同 :又如空中,種種因緣展轉生起,三千大千無量世界周輪可得,而虛空界無
4
4
4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