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6 - 唯識藏_13
P. 126
為遣妄執心、心所外實有境故,說唯有識。若執唯識真實有者,如執外境,亦是法執。 覺,亦不緣彼,是能取故,如緣此覺。諸心、心所依他起故,亦如幻事,非真實有。 ,離色心等有實常法,名曰真如。故諸無為非定實有。 為有;遮執為有,故說為空;勿謂虛幻,故說為實;理非妄倒,故名真如。不同餘宗 動;想受不行,名想受滅。此五皆依真如假立,真如亦是假施設名。遮撥為無,故說 會,故名擇滅;不由擇力,本性清淨,或緣闕所顯,故名非擇滅;苦樂受滅,故名不 一異等。是法真理,故名法性;離諸障礙,故名虛空;由簡擇力,滅諸雜染,究竟證 。二、依法性,假施設有。謂空、無我所顯真如,有無俱非,心言路絕,與一切法非 習力故,心等生時,似虛空等無為相現。此所現相,前後相似,無有
外道、餘乘所執諸法,異心、心所,非實有性,是所取故,如心、心所。能取彼 又諸無為,許無因果故,應如兔角,非異心等有。然契經說,有虛空等諸無為法
成唯識論卷第二
1
1
1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