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33 - 唯識藏_13
P. 133
違彼義,故唯本有,理教相違。若唯始起,有為無漏,無因緣故,應不得生。有漏不 非熏令長,可名因緣,勿善惡業與異熟果為因緣故。又諸聖教說有種子由熏習生,皆 建立因緣,所餘因緣不可得故。」若諸種子不由熏生,如何轉識與阿賴耶有因緣義? 阿賴耶識與雜染法互為因緣。如炷與焰,展轉生燒。又如束蘆,互相依住。唯依此二 子,由染淨法熏習故生。此即名為習所成種。 世尊依此說:「有情心,染淨諸法所熏習故,無量種子之所積集。」諸論亦說染淨種 所引證,廣說如初。此即名為本性住種。二者、始起,謂無始來數數現行熏習而有, 功能差別,世尊依此說:「諸有情無始時來,有種種界,如惡叉聚,法爾而有。」餘 障建立,非無漏種。所說成就無漏種言,依當可生,非已有體。
此頌意言,阿賴耶識與諸轉識於一切時展轉相生,互為因果。《攝大乘》說:「 若唯本有,轉識不應與阿賴耶為因緣性。如契經說: 有義:種子各有二類:一者、本有,謂無始來異熟識中法爾而有,生薀、處、界
成唯識論卷第二 更互為果性,亦常為因性。 諸法於識藏,識於法亦爾,
1
2
2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