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58 - 唯識藏_13
P. 158
而取其義,便生誹謗,謂非佛語。是故大乘真是佛說。如《莊嚴論》頌此義言: 對治一切煩惱,故應信此是佛所說。七、義異文故。大乘所說,意趣甚深,不可隨文 非大乘教,不應正理。六、能對治故。依大乘經勤修行者,皆能引得無分別智,能正 亦應非有,以離大乘,決定無有得成佛義,誰出於世說聲聞乘?故聲聞乘是佛所說, 若有大乘,即應信此諸大乘教是佛所說,離此,大乘不可得故。若無大乘,聲聞乘教 故。若謂大乘是餘佛說,非今佛語,則大乘教是佛所說,其理極成。五、有無有故。 量境界。彼經論中曾所未說,設為彼說,亦不信受。故大乘經非非佛說。四、應極成 教本來俱行,寧知大乘獨非佛說?三、非餘境故。大乘所說,廣大甚深,非外道等思 餘為壞正法故說,何故世尊非如當起諸
又聖慈氏以七種因證大乘經真是佛說:一、先不記故。若大乘經,佛滅度後,有 諸大乘經皆順無我,違數取趣;棄背流轉,趣向還滅;讚佛法僧,毀諸外道;表
先不記俱行,非餘所行境, 成唯識論卷第三
1
4
4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