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08 - 唯識藏_13
P. 208

不能取境分齊相。思令心取正因等相,造作善等,無心起位,無此隨一,故必有思。  起歡、慼、捨相,無心起時,無隨一故。想能安立自境分齊,若心起時無此想者,應  一境故。作意引心令趣自境,此若無者,心應無故。受能領納順、違、中境,令心等  ,是故此二恒共和合。」乃至廣說。由此作意亦是遍行。此等聖教,誠證非一。  起,方能生識。」餘經復言:「若於此作意,即於此了別,若於此了別,即於此作意  、思。」乃至廣說。由斯觸等四是遍行。又契經說:「若根不壞,境界現前,作意正  理為定量故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理,謂識起必有三和,彼定生觸,必由觸有。若無觸者,心、心所法應不和合觸  此中教者,如契經言:「眼色為緣,生於眼識,三和合觸,與觸俱生,有受、想  論曰:六位中初,遍行心所,即觸等五,如前廣說。此遍行相云何應知?由教及  前所略標六位心所,今應廣顯彼差別相。且初二位,其相云何?頌曰:  得自在位,唯樂、喜、捨,諸佛已斷憂、苦事故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勝解念定慧,所緣事不同。  初遍行觸等,次別境謂欲,  成唯識論卷第五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   203   204   205   206   207   208   209   210   211   212   2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