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0 - 唯識藏_13
P. 350

頌之中,三時更顯。推同《深密》,如何違教,別立五時?故為大過。  喜樂」,此第二時;「深自慶幸,獲大善利,法王大寶,不求自得」,此第三時。偈  」,初時教;又云「世尊往昔說法既久,我時在座,但念空、無相,於菩薩法,心無  不可取。故說五時,非是佛教。  即應教時有多,非三五時。即《涅槃經》「或於一時,在恒河岸」等,既非定時,故  往生,即隨何淨剎,《彌勒上生》令生知足,或《觀虛空藏》,或復《觀普賢》等,  第五,經中不判是誰說。  佛性為第五時。  說一乘,因何不許別立教時?故依《深密》立初三,《法華》一乘為第四,《涅槃》

              此亦非理。所以者何?是《無量義經》初云「自從如來得道已來四十餘年,常為  又云:《無量義經》為小乘、中乘、大乘時別,此開出中乘,合大為一。  又如《法華》第二〈信解品〉中廣立三時,初云「我等居僧之首,自謂已得涅槃  若以義別,立教五時,經經說義,皆有意別,只如《無量壽經》勸往西方,隨願  此亦不然,有多過失。且轉四諦,後立教時,是佛世尊之所說;一乘第四、佛性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能顯中邊慧日論第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345   346   347   348   349   350   351   352   353   354   3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