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6 - 唯識藏_13
P. 356
類聲聞言無一不成佛。不爾,如何論釋但為利益二人,恐損驚怖,不為決定,說兩譬 大,違論釋經。又復經文所記聲聞皆不定性及以變化,在文具顯,良為此會,對此二 ,即破二滅;《法華》三草一地長殊,決定不記,猶存二滅。若言《法華》許定性趣 得言說三乘教? 菩薩一清淨道。成就第一義!唯一清淨道,更無第二。我意依此,故說一乘。」如何 說三乘,《法華》唯存一實,此理未可。《深密解脫》第二云:「我說聲聞、緣覺、 何?《十輪經》意,非開先為說小,令種善根,亦非先同無性,後分五性,如前顯非。 先學自乘,方學餘教,若非不定,無斯小大三一次第;若是頓悟,非先學小,此判據 偈,又不得親近小乘三藏學者,既許為了義,何故捨此而不依耶?又《瑜伽》等說, 可須依小。依大,
若言許不定迴心、決定不迴,即存二滅,與《法華》別。此亦不爾。許不定迴趣 言說時別者,此乃同許《法華經》、《深密》前後。許亦無失。然說《深密》是 此說不爾。據不定性,初令學小,即《法華經》門外許與三車,鹿苑證於小果。
能顯中邊慧日論第一
3
4
4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