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60 - 唯識藏_13
P. 360
佛乘,方便說三」,又云「所以未曾說,說時未至故」,又云「於諸菩薩中,正直捨 ,應智過佛。 過失。又《深密經》自以了義經校量非了義,此佛自說為了義,然後代凡夫判為非了 定性二乘迴心向大,并與《法華》校量相似。故以校量判《深密》等為權不了,便成 一切功德等,煩不具引。若准此等,即定為實為了,不但自違所執,亦是違經。 ,十方無間大地獄壞,罪報未出」;《大般若經》處處校量,由斯經故,疾得成佛, 為實為了;《金剛般若》文極校量信受等福;《勝天王般若》「謗斯經者,謗諸佛母 根迦葉方為說實? 彼調伏是下劣人。不爾,豈般涅槃前,無利根文殊等可為說涅槃,至涅槃時,始有利 聞鈍根,創令不定迴趣涅槃,為除聲聞四倒,謂佛實般涅槃,說佛理性恒存,切誨令 」乃
為人勝劣失者,若云《法華》云「劫濁亂時」,乃至云「成就諸不善根故,於一 今不障《涅槃》等經為了為真,但不得執校量准定《深密》、《般若》皆悉不許 又縱據校量,次定權實,此亦難准。何者?《法華》、《涅槃》皆廣校量,即定
能顯中邊慧日論第一
3
4
4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