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64 - 唯識藏_13
P. 364
時,《遺 若》等密說皆空,除小法執。雙陳非空有,方為顯了說。即《華嚴》雖前說,屬第三 又不定判,《深密》已前諸大乘經皆悉隱密。四阿含等密說法有,除外執我;諸《般 ,約大頓悟,始終俱大,豈可前權,唯是後實?《深密》所判,據不定性漸悟性說。 」者,此亦不然。理不決定。據不定性,一類聲聞從小起大,先三後一,可前權後實 會釋,故為失也。 如心本有無漏,無既是先無,無漏無因,後從何起?故知一性一乘并經論自會,云無 論》五義,故說佛性;《寶性論》三義說遍,約如理故。 ?云何不得一向作解?以此故知,有無行性,真如理遍。說一切有,此則同許《佛性 眾生云何一向作解?」准此文意,若諸眾生皆有佛性,佛顯說有,如何後身菩薩不解 尚不能解。」而云:「若云眾生
權實前後失者,若云「權實相對,前權後實,處處有文;前實後權,究 又云:若無因緣觀得成者,闡提之人應有此觀。准此,即許是無行性,況彼自許
能顯中邊慧日論第一
② 教》雖後陳,可屬第一時,以不分明說空有故,但說四諦定無異故。如彼
3
5
5
2
2
① 無經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