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69 - 唯識藏_13
P. 369

《善戒經》言「次第相續」,《地持》云「展轉相續」,《瑜伽論》云「展轉傳來」  釋廣為難序,徒設劬勞。  有菩薩性」者,由本有故,說之為主;習種新起,故名為客。《地持論》同。彼敘異  從先來,修善所得,是名習姓。」法性自爾即是本性故。《善戒經》云「非因發心,  一切善法即為客性。《瑜伽論》云:「從無始世展轉傳來,法爾所得,名性種性。若  ,有菩薩性」。《地持》云:「雖不發心,不修加行方便,猶得名為種性持。」所修  入,次第相續,無始無終,法性自爾,是名本性。」即是前云「是故當知,非因發心  :一、性  為客性。客性自許初無,《瑜伽》等云無即了義,云何判為不了?由不能知二種種性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又由不了「法性自爾」之言,將作真如佛性,若真如言無始終,理即可爾,如何  《善戒經》云:「性有二種:一者、本性;二者、客性。言本性者,陰、界、六
              能顯中邊慧日論第一
                   ② 底本無「性」,今依據麗本《菩薩地持經》卷一補上。  ① 「言」字下,底本有「無」,今依據前後文意刪去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② 種性,即法爾有;二、習種性,即法爾種隨緣起現熏新種者,名為習性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   364   365   366   367   368   369   370   371   372   373   37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