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81 - 唯識藏_13
P. 381
空之常有;說闡提有性,破兔角之常無」,若言一分法爾先有,即同虛空常有;一分 ,非常有故,不如虛空;能為因故,果當得故,不如兔角。而言「說闡提無性,破虛 三云:「非有如虛空,非無如兔角。」令觀行佛性,現雖有因,而未得果。可增長故 間,智者於中得解脫。」又經云:「如財在異方。」得言有財者,據有性者說。三十 瓦石等爾,何須簡者?此義不例。貪等是障,瓦石非障,故經說云:「妙色如本住世 ,何得名佛性? 者,故知無性煩惱覆真,名為佛性,非必行性,何能顯行性亦同如性遍?若云無行性 是等無情之者,是名佛性」者,此亦不爾。貪瞋癡等,何名佛性?若以貪等能覆佛性 遍故。 非無性」者。又准此文,雖言常沒,許有出時,言一切生悉有佛性
此亦不爾。瓦石全非,故對生簡眾生無者,且陰不論。若云據覆真故,名佛性, 又云三十七云「為非佛性,說於佛性。非佛性者,所謂牆壁瓦石無情之物。離如
能顯中邊慧日論第一
① 「正」,底本作「示」,今依據本論卷四改作「正」。
3
6
6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