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28 - 唯識藏_13
P. 428
是相,六處所攝,從無始世展轉傳來,法爾所得。」若是真如,豈名「附在所依,六 自性,若種性安立」等。種性自性中云:「今此種性以何為體?答:附在所依,有如 種性者,亦不應理。且彼說真如及心為性種性,妄者如《瑜伽》二十一云「謂若種性 名有三乘性。」既云後殖,明非本有。上《法華經》及《大集》文,據習性說,非性 異待兔角而觸妙高,拔龜毛以填渤澥,豈可得乎?寧不思乎? 無常,乖佛說為常;佛有無性,違聖說有性。此乃執自智見為是,將佛菩薩為非,何 不為因,遠亦非;空性體凝然,遠能為因,近亦爾,以體前後無差別故。佛說生因是 常、無常。 有遠近,因通三世。今有將自凡心翻覆佛教,云遠因常、無常,妄以近遠因果相對分 虛空,非三世故;佛性常故,非三世攝。」又佛
有義:五性差別,皆由新熏。《正法華》第三云:「先無三乘性,後殖三乘因, 又復自許真如生法,何故但能遠生為遠因
能顯中邊慧日論第二
五性唯新謬四
① ,不能近生為近因?如理既常住,近
4
1
1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