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31 - 唯識藏_13
P. 431
文,妄為解釋,不如依論,以釋佛經,恐此文煩,故略不舉。 云有本性者,即外道義,欲證一切有佛性,若說無者,是小乘義,故成相反。徒引多 有菩薩性者,以大乘成熟等,《涅槃》亦說悉有佛性,豈外道耶?欲明五性唯新熏, 常有,非如兔角無,准此須解。 佛性;緣因者,發菩提心,以二因緣,得阿耨菩提,如石出金。」佛性之因,非如空 ,是義不然。何以故?因緣未和合故。以是義故,我說二因:正、緣因。正因,名為 名為佛,以諸功德因緣和合,得見佛性,然後得佛。汝言眾生悉有佛性,何故不見者 」《攝大乘》云:「聞等熏習無,果生非道理。」《涅槃》二十六云:「眾生佛性不 始時來相續不絕,性雖有之,然由淨不淨業差別熏發,望數數取異
若云《優婆塞戒經》云「若說有菩薩性,是名外道」者,不爾。《善戒經》說,
能顯中邊慧日論第二
① 底本無「本」,今依據底本校勘記補上。
真如為種謬五
4
1
1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