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60 - 唯識藏_13
P. 460
為變易,變易即是轉根之義,而不能知,其過之甚。 》亦無轉根之語。設縱捨身,二乘鈍根如何成佛?《瑜伽》、《唯識》無漏等資名一 。若以《瑜伽》無轉根文,即許女身成佛者,《勝鬘經》、《佛性論》、《無上依經 三意生身,地位各別,則應更受,何名一生?故所設難,唐捐其功,其過五也。 過不許?若捨分段,受生死,何名變易?又許無漏能為新業親招生死,《楞伽》復說 ,四種生死但名生死,非據各各死已別生,方名生死。 既無有死,如何說生」者,是亦不爾。生死名通。又如《無上依經》、《佛性論》等 論》說唯有一生;若謂命之始終,即違《瑜伽》增諸壽行。增諸壽行,即無有死有, 此起已,方能趣大。今言非滅定,前後自違,背經立義,過之大也。 有餘涅槃」,不云無餘,《勝鬘》
又云「既不捨分段,《瑜伽》復無轉根之文,女人羅漢若為成佛」者,此亦不爾 若云是變易身生死法故,名為生死,亦轉分段生死之法成變易故,名為生死,何 又云「《唯識論》不捨分段,即受變易,云何名為生死?若謂剎那,即違《佛性
能顯中邊慧日論第三
4
4
4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