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61 - 唯識藏_13
P. 461
:以實身而住世者,則無其義;若變化身住壽多劫,斯有是處。」若更受身即是實身 ,受身他處,何名住世?此界亦有等。「又問云:為以此身住世,為更有餘身住?答 億那由他劫住。如彼天中聲聞住壽多劫,當知此世界亦有聲聞能如是住。」若要捨壽 生死。」又云:「如僧祇中說,青眼如來為化菩薩故,在光音天與諸聲聞眾無量百千 云:「答云:阿羅漢無煩惱,與八住菩薩同,善修如意足故,能隨意住世,乃至盡於 增壽行,非多劫故,人天同類皆可見故。 「資故業」,可是增加;《瑜伽》不捨根身增壽者,即是變易,不同二乘有漏定願所 順文成理不同,彼說乖背《瑜伽》。《瑜伽》若許捨分段身,別受變易,後代論師云 留壽行,非變易生死。末代論師加增穿鑿,非《瑜伽》意」者,此亦不
又無著《顯揚論》中說為變化身,親光《佛地論》內云變易死。又《入大乘論》 又云「《瑜伽論》說留根增壽,住在此洲,遠離而住,餘不能見。准此論文,是 又云「如上地道,破於上地,感上地道,破於下地,感上地報。二乘無漏,破裂
能顯中邊慧日論第三
4
4
4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