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64 - 唯識藏_13
P. 464

提人非定第五。五性斷善,名一闡提:前四斷善,名為暫時;第五斷善,名為畢竟。  》時邊無性,非畢竟無性者,不然。何者?且阿顛帝迦,此云畢竟,第五性收。一闡  ,但彼自言,非信人,誰能順受?如有相違,後當會釋。  說教分為五時,定性悉皆成佛,無學無餘後始回心,捨分段身,別受變易,既無聖教  解我意。以此准知,《瑜伽》、《深密》了義大乘,《楞伽》、《涅槃》咸皆符會。  釋不益決定聲聞,藥草喻中,論云「令知乘異」;《涅槃》最在後陳,說皆成佛,不  提心者向大;《勝鬘》為其了義說一乘者,復云「隨彼意欲而方便說」;《法華論》  槃,五性皆當成佛,無斷滅也」者,此亦不爾。自許《楞伽》為第五時教,但說退菩  受變易身,應知亦爾。  者,為欲斷除故。如勇健人,有其怨敵,

                     有義:學《瑜伽》者妄通《楞伽》、《涅槃》,經說一闡提成佛者,是《莊嚴論  又云「第二、第三時教,唯有定性二乘身智斷滅,第四、第五時教,二乘無實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能顯中邊慧日論第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說妄通經謬十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故,非不能避逢怨被害為怨障。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459   460   461   462   463   464   465   466   467   468   4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