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68 - 唯識藏_13
P. 468
何以得知?經云:「雖信佛性是眾生有,不信一切悉有佛性,名信不具足。」 諸教無違,信一棄餘,信非具足。 說若不信大乘,名一闡提。」《寶性論》云:「為欲回轉誹謗大乘心。」若如是解, ,是著 彼實有清淨性故,不得說言彼常畢竟無清淨性。」又復二論依《無上依經》所會闡提 言決定無者,但無行性,非無理性。今總相說無,明非了義,故《寶性論》云:「以 行,非無種子。總云決定無涅槃法者,是非了義說,現有清淨無漏自性心種子故。或 不同。《佛性論》云「說闡提決定無」者,會《楞伽經》第五無性,彼斷善者但無現 《解深密經》云「故於其中說一乘,非有情性無差別」,《楞伽經》中亦云隱密? 道、一行、一緣」,乃至云「不解我意」,又云「於經中或說一乘,或說三乘」,又
又云:妄通《涅槃》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,若說行性少分一切者,云此非經意。 答:《佛地論》中已為解說,今更一釋。有經文說闡提決定無涅槃性者,有多種 若爾,既有無性,《佛性論》文及《寶性論》如何會釋? 又復悉有佛性,皆當作佛,即唯一乘,而為了義,何故《涅槃》云「說一乘、一
能顯中邊慧日論第三
① 有中第二非初。非
② 初者,謗解脫,不唯
③ 大乘。《佛性論》會云:「故佛
4
5
5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