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69 - 唯識藏_13
P. 469
言,如何分有即為違教?《瑜伽》等云「不遍」者,說理心耶?又以《智論》所說五 一切」言,理、行二門應須通解。彼全不許本無漏種為三乘性尚不為違,「一切有」 者?一切眾生豈說無心及以非情為眾生耶?故同一切,不為定證,況復經中自有釋「 無情之物;離如是等無情之物,是名佛性」者,與一切眾生皆當作佛,文皆大同。何 。今許理遍,前通非妄。 乘論》,故論云:「汝癡無智,謂煩惱為佛性。」以理性遍,不信皆有,名信不具足 同有,無聖凡別?約理不遮行性,不爾。又若以貪等為行性者,非善法故,違《入大 性,違彼所執見道已前無無漏故。又復《涅槃》說佛性者,非唯一法,豈可染淨一切
又云「凡有心者,皆當作佛」及云「為非佛性說於佛性。非佛性者,牆壁、瓦石 此亦不爾,經不明說若不信一切眾生悉有行佛性者,名信不具足。又若許悉有行
能顯中邊慧日論第三
③ 「唯」,卍續本有冠注「唯疑信」。 ② 底本無「非」,今依據前文補上。 ① 「著」,底本作「樂」,今依據麗本《佛說無上依經》卷上改作「著」。
4
5
5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