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11 - 唯識藏_16
P. 111
。是漸頓義亦難定論。今謂除惑必由智力,故漸而非頓;惑淨而後有所顯,故頓而非 是也。大慧為是請淨除之法,為頓為 除滅。 譬如法佛所作依佛光明照曜,自覺聖趣亦復如是,彼於法相有性無性惡見妄想,照令 立受用境界,彼諸依佛亦復如是,頓熟眾生所處境界,以修行者安處於彼色究竟天。 氣過患眾生亦復如是,頓為顯示不思議智最勝境界。譬如藏識頓分別知自心現及身安 如是,頓現無相無有所有清淨境界。如日月輪頓照顯示一切色像,如來為離自心現習 亦復如是,漸淨非頓。譬如明鏡頓現一切無相色像,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亦復 ,漸淨非頓。譬如人學音樂、書畫種種伎術,漸成非頓,如來淨除一切眾生自心現流 是,漸淨非頓。譬如大地漸生萬物,非頓生也
說文為二,先示漸頓相,即「佛告大慧」下,漸淨也;「譬如明鏡」下,頓顯也 自心現流者,謂八識自心現行流注煩惱,亦曰自心現過患習氣四流,所謂無明流
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一
① 「為」,底本作「無」,今依據前文改作「為」。
① 漸。
1
0
0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