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02 - 唯識藏_16
P. 202

無有,故取譬如幻因,復遮之曰非幻,無有相似,云見一切法如幻,謂幻不與無有同  是亦惑亂未盡,其猶目有翳故,見為不淨。  句頌幻不起過。謂若了如幻,則捨離一切惑亂相,不見有一法可得。若猶有相生者,  實者,反言若有計者,則惑亂性不可滅,遂成實法矣。此固不同上惑亂真實也。次四  正謂惑亂幻事亦不起過,但心惑計著為過爾,聖賢則非也。  若幻觀之幻,則從智明生,不同自妄想習生,故皆非惑因。言此是愚夫心惑計著者,  從他明處生者,法也。此通二解。按彼二譯並作「幻法從咒術明生」,即五明之一,  、幻法、幻觀,雖三不同,皆不起過,故知其幻。而無有妄想者,觀也。又曰幻者,  作因邪?答中,言非幻惑因者,正言幻非惑因,文特倒爾。蓋一言幻者有三,謂幻事  矣。  滅,故以

                 「復次,大慧」下,重示幻非無有。由上文言如幻,無有計著等,恐惑者謂幻即  偈初四句頌幻無計著相。謂聖於惑亂能了如幻,故於其中不見有實法可得。若真  二、難惑亂如幻者,復躡當文。若以惑亂為如幻,惑亂起過則如幻,亦當與餘惑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三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197   198   199   200   201   202   203   204   205   206   2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