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88 - 唯識藏_16
P. 288
亦不斷。是智雖有能斷之功,要由境無而稱於智,故曰彼中亦無相續、不相續相,境 然亦一往,使彼宿種一念能斷,未必不反是也。 別斥凡愚,正謂外道,其著尤重,故曰如蠶作繭,莫能自出,卒歸於有無相續而已。 ,即外道所依斷常;三乘一乘,除自證得,若作待對,是亦妄想相續,非相續斷。 所謂法愛是也。三、約凡聖相對,言自妄想,即前世間法,無間,即出世法;有無品 者,亦謂人天等道;有為無為,則二種解脫;地地自相妄想者,謂於自地各有著相, 性計著,其著相不斷。如此,餘義例然。次言出世法者,乘,謂三乘,非乘則遣於乘 不生等,皆相反為義,而相續成著者也。意謂凡愚妄想,縱不於性等計著,而又於非 語生解是也。於中為三。初約世間法,謂相,即五陰;緣,即所緣塵境;性非性
「彼中亦無」下,次明不相續智。夫將明智斷,必先示境無;使境而不無,雖智 此及餘凡愚等,結前別斥。即一「此」字,結前內教弟子也,往往其著猶輕。次 答中,先示諸相續相。言無量者,謂內則一身,外則萬法,大而虛空,小而一塵
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四
2
7
7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