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44 - 唯識藏_16
P. 344
無相樂等,謂自行、化他皆成就也。建立眾生,本果上事,而因地亦分得此用,故攝 。地,即行位之地。相,謂因果之相。而於一一皆通達章句,亦了性離及實義也。正 切法、相、章句有善其意、不善其意者。善,則依義可知。言一切法,即教理等法也 離其說,以為壞爾。墮惡見相續者,如前依言說相續計著是也。善、不善者,即於一 二種妄想,豈不能依第一義乎?故曰依於義,不依於文也。 ,此對前著言說者。尚不有一切法,況有文字可著乎?尚能覺了自心現量,離攝所攝 多聞。是故欲求義者,當親近多聞,所謂善義;與此相違,計著言說,應當遠離。」 義,非善言說。善義者,不隨一切外道經論,身自不隨,亦不令他隨,是則名曰大德 ,妄想合,妄想者,集生死。大慧!真實義者,從多聞者得。大慧
「若善男子」下,斥依文字者自壞第一義,然第一義諦實不可壞,但著文字,乖 承上文旨,將示誡勸,於中先言依不依義及善不善損益之相。言於一切法無所有 大慧!如是不生不滅,不方便脩,則為不善,是故應當善脩方便,莫隨言說,如
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五
3
3
3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