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45 - 唯識藏_16
P. 345

義為多聞,非謂博聞也。如曰若知如來常不說法,是名多聞是也。  便,義無不真實,法如是爾。餘文結示過德可知。又曰真實義者,從多聞得,此以善  、進脩者皆是,幾何而不失,實發狂也哉!如來所以諄復誨斥,不能自  不了,觀指而不觀物,食生而不食熟。凡今之人執著言說,高談理性,而不善知真實  物喻,喻言說實義;二、嬰兒食熟喻,喻方便脩法。然皆有得有失,其理曉然,愚夫  。分別雖爾,不應隨說計著,以真實者離文字故。因起二喻,以示得失:一、以指指  此,故復示其所以。如實者三,謂不異,義也;不來不去,體也;一切虛偽息,用也  自覺聖知樂處是也。  受大乘。攝受大乘,則一切凡聖無不攝者,如是而為正法,為佛種,為殊勝入處,則

                    爾時,大慧菩薩復承佛威神,而白佛言:「世尊!世尊顯示不生不滅,無有奇特  右第二章  言於真實義當方便脩者,應如《淨名》實慧方便縛解四句云云。亦可謂脩無不方  「常得化生」下,示一期事足。良由菩薩始於善義,離文字相,其卒成就化用如
            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五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* 己。
              5
   340   341   342   343   344   345   346   347   348   349   3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