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09 - 唯識藏_16
P. 409

,是心雖有色,亦無生性。抑若從彼生,則自無實性可得,故曰不如實因生。次破滅  心不相待。縱餘心隨彼色生,苟心不住於色,復何所緣而生?為其念念不住亦不取故  中間自無所依之分,是心無色而不生。次第相續滅者,謂色雖已生,而心續滅,是色  生。次正破中,初破生相。言乃至色未生,中間有何分者,即承上心雖生而色未生,  相為所破。謂無間相續性,則剎那生滅由妄想所熏,無明為因  那之義也。  。謂能了剎那,則可以息煩亂,體寂靜,則自然離所作故,一切法無生,所以為說剎  常計,或作剎那想,如河流等,是豈知空性本無也哉?剎那息煩亂等,正頌出隱覆義  況言剎那起滅乎?首言此者,以見諸法體性本來寂靜,猶如虛空,而愚夫妄想,或作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物生則有滅,固生滅常理,若為愚者說,適滋名相,如是說破生滅法。文先示生  此偈合置前剎那想,下文差間爾。偈言空無常剎那者,謂虛空相常,了不可得,
             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通義卷第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揵闥婆幻等,色無有剎那,於不實色等,視之若真實。
                   ① 「因」,底本作「固」,今依據佛教本改作「因」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故,剎那心相從彼而

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9
   404   405   406   407   408   409   410   411   412   413   4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