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0 - 唯識藏_18
P. 140
、不苦不樂觸應生。因此安、觸,樂受、不苦不樂受必應生。何以故?於餘定為生樂 若滅心定中,異本識有別善心生,此心必不離觸。因定生安為相,能生樂受等,樂觸 不許此義,故知不成善心。 。此義不成,所對治是有,能對治亦是有。譬如欲等正生,不淨觀等則不得有。若汝 性不成,是故善心必與善根相應。如必與善根相應,亦應必與受、想相應,無異因故 欲界時,一切惡法皆滅,故非惡性;由此定是善故,不可立此心為無記性。
釋曰:此第六過失。復次,若信受本識,此定中無有觸生過患故。譬如於餘定, 論曰:於三和合必有觸故,於餘定有功能故, 釋曰:此第五過失。復次,不可說此心為善,有想、受等生過失故。離善根,善 論曰:想及受生起過故, 釋曰:此第四過失。復次,亦不可立此心為惡及無記性,此二性不成就故。離欲 論曰:與惡及無記不相應故,
攝大乘論釋卷第四
1
3
3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