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4 - 唯識藏_18
P. 144
是義不然。何以故?從所依,拔除能依,不可得故。此等難具如前說。 復是善,不能作有能和合,故無受、想。是方便心有三善根相應,相似果則不如此, 塵生識,由三有能和合故,觸生受;若三和合無能,則但生觸,不生受。是故此定雖 ,雖復是善,不與無貪等善根相應。是故如來欲顯觸生受故,先欲簡別和合,依根緣 何不生觸?若有觸,云何無受?若爾,滅心定義不得成,以心及心法於中不滅故。 貪等善根相應。何以故?染汙心已滅,善心正起。意根亦有境界,亦有三法和合,云 有故。若說有果報無記心,即是本識,以無第五無記故。若汝說此心是善,則應與無 成故。由說此定是善為性,故非是惡,無記亦爾。威儀、工巧、變化心,此定中不得 ,果報識若相續斷,離託後生時,無還生義。
若有人執此定是善,由引因故,在方便有善心功用,能引此定心,定心是相似果 若有人離本識,由意識計滅心定有心,是人所執心則不成心,善、惡、無記性不
攝大乘論釋卷第四
1
3
3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