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2 - 唯識藏_18
P. 62
以苦受為果報果,是罪人處惡趣受苦報,故言於彼受生。 雜,故名一向苦受處。於彼中有時生樂受,此樂受於惡趣非果報果,但名相似果。唯 了別此識,以小乘名目此識,名義相稱故,成立名義,則為最勝。 身被縛在阿梨耶識中,為滅此縛,故修十地。諸菩薩由甚深行故,不迷此識。若人能 若人修行能破欲界惑,則見自身為色惑所縛,乃至無色界亦爾。若修行出無色界,見
論曰:此取陰最可惡逆, 釋曰:惡趣,即四惡趣。於四惡趣中隨入一道,此道定是純惡業果報,無餘受相 論曰:若執取陰名阿梨耶,於惡趣隨一道中一向苦受處,於彼受生, 小乘過失者: 釋曰:顯示小乘義過失,於大乘義中則無過失,是故大乘安立最勝。 論曰:云何最勝?
攝大乘論釋卷第二
5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