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25 - 唯識藏_19
P. 325
為緣有,應不得成者,謂即此阿賴耶識待諸煩惱隨眠力故,生現前住,說名為有。 最初名言所生起熏習,是名引發差別,由此熏習引發生故。此若無者,行為緣識,取 應不得成。 諸法生應不成。此中緣相差別者,謂即意中我執緣相。此若無者,染汙意中我執所緣 成。此中異熟差別者,謂行有為緣,於諸趣中異熟差別。此若無者,則無種子,後有 ,謂福、非福、不動行增上力故,於天等諸趣中,有無明等乃至老死熏習差別。 四煩惱所染汙意薩迦耶見力故,於阿賴耶識中,有能執我熏習差別。有支熏習差別者 去來等用熏習差別,由此我、法、用影顯現諸識生起功能差別。我見熏習差別者,謂 種,或四種等。名言熏習差別者,謂我、法、用名言多故,有人天等我、眼色等法、 者:一、引發差別
釋曰:三種當釋,且釋四種,故說此中引發等言。引發差別,謂新起熏習者,謂 論曰:此中引發差別者,謂新起熏習。此若無者,行為緣識,取為緣有,應不得 釋曰:此阿賴耶識差別云何者,謂已信解阿賴耶識相成就義,復問差別。答或三
攝大乘論釋卷第三
3
1
1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