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13 - 唯識藏_20
P. 113
慧、法、佛三為今慧眼,慧為體故,因便故來。「有瞚眼」者,即瞬動眼,如人等眼 無記;簡擇是善,善心慧等,簡擇生故。 樂,貪、掉等生,不為活命、習業、簡擇故。此戲樂工巧,染汙;活命、習業,體實 臣,而取輪王。輪王為九。不動善為十,謂色無色善及無漏善。 善根故。 便二業道,名根本方便善,合二為一業道品故。唯說聞思,非修慧者,隨其所應,餘 善。修慧之體,名「根本善」。相應五蘊,名為「眷屬善」。修慧品故,或根本、方 有物施,名有依善;無物隨喜,名無依善。或有相善,名有依善;諸無相善,名無依 ,亦名正斷;勝諸惡故,勤體勝故,非邪勤故,名為正勝。「無量善」者,四無量也。
言「慧眼」者,實非是色,眼類同故,此中說之。非是五中之一慧眼,總攬五中 工巧中,「但為戲樂」等者,餘處說此實通三性,今但簡染,相難知故。謂為戲 「善了知事」者,知因智也。 「八福生」者,謂欲界粟散王為一,臣為二,加六欲天為八。不同古解:欲界除 「有依善」者,有所依求,求三有善;「無依善」者,無所依求,希涅槃善。又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二
1
0
0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