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4 - 唯識藏_20
P. 164

彼宗意言:此十二處,實相是有,意緣三世十二法處,故去來有。廣如《俱舍》第二  敘外道,後敘小乘。  故。  昧病等;六、無智難取,如無真智、他心智等。非彼因中先有果性而不可取,六不攝  惑」;三、微細難取,如極微等;四、心亂難取,如神通境等;五、根壞難取,如老  住因。  角中乳、水中酪等;若有彼性,方可顯了,如乳中酪、鑛中金。不遮有無性,但遮果  有顯不顯,與理相違。量云:有體因顯,亦應顯因,因顯有故,猶如顯果。

                 外宗量云:去來實有,世所攝故,猶如現在。內道教中,一切有者,即十二處。  三世論中,文亦有四:一、敘宗;二、徵詰;三、敘執;四、破之。敘執中,初  上來二計,皆是增益邪見所收。  聲論者計,若內若外,全分一分,皆如《唯識》第一疏說。  示正義有六:一、處遠難取;二、四障難取,前第三云「覆蔽、隱沒、映奪、幻  結牒彼言「性若是無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三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,不可顯了」等者,有相法中,若無彼性,不可顯了,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159   160   161   162   163   164   165   166   167   168   1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