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96 - 唯識藏_20
P. 196
宿住通,憶彼出心,不憶前位,不知彼故,便執無因。依尋伺者,如文自說「若念自 ,反問問者「汝何所欲」,順言矯亂。此皆散位,非依定心。 悟而未決定,怖邪見、妄語。准此應知,上之三種,假事矯亂。第四無知,順言而答 ,若許非有,即成邪見。非我淨天一切隱密皆 作是思:我於所證未得無畏,若他詰問,若說為有,或為異記,即成妄語;若據實有 答他稱解,故成妄語;若不稱解,他知我無知。「第二於自所證未得無畏」等者,彼 慢所證,謂為勝道,蔑他不答;三、雖少解,由未定知;四、性劣鈍,不能正答。 答則過生,但應隨問而生異答。
此見有二:一、依靜慮;二、依尋伺。依靜慮者,一從無想天沒,來生此間,得 無因見中,文亦為四。 結中,「即以諂曲」者,曲順彼天,諂相隨答故。 「又復第一怖畏妄語」下,重釋前問,與八十七同。「怖妄語」者,自未開悟, 依《阿含經》,四問答皆別,此皆同,但情有異。一、未開悟,不能正答;二、 敘計有二:初略敘,後重釋。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三
① 可記別,故不分明說有所證。第三雖
1
8
8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