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98 - 唯識藏_20
P. 198
心觀之有異。此定心觀,不撥中有;彼散心觀,故撥中有。 想勝生一期無心,彼麤心不見,便謂為無。後第八卷等,說中有為化生有情,定散二 ,撥化生無,不撥一切,見下地故。如無世間,亦無少分,不撥一切。觀此文意,無 世。 現前敬恩田,後不現前敬恩田差別。若有其因,可有其果,因既無故,果亦定無。 ;三、無此世間,無彼世間;四、無母無父;五、無化生有情;六、無世間真阿羅漢。 敘;六、破。敘外執中有六:一、無施與、愛養、祠祀;二、無妙行、惡行及果異熟 及四十常,並是邊見。 二無因見及此七斷,更應有多,麤類而論,但分二七,非於餘處無斷無因。此中七斷
無化生有情中,「或生無想,或生無色」等者,此少分邪見,不見當來此三生處 「諸離欲者生下地」者,若已離欲,不應下生,今既下生,明知無從彼世來生此 「施與、愛養、祠祀」者,如次悲田、恩田、敬田,三種差別。或初汎行慧,次 空見論中,文分為六:一、標外道計;二、徵 無色四處,別計涅槃;色界趣同,總合為一;欲人、天別,復開二:故成七斷。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三
① ;三、敘;四、問內道計;五、
1
8
8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