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04 - 唯識藏_20
P. 204
放逸、無恥不寂靜性。」 由此生故,身心相續不寂靜轉,是煩惱相。此復有六,謂散亂、顛倒、掉舉、惛沈、 所望義別,亦不相違。「不寂靜行相續轉」者,前是現行,此是種子。彼論釋云:「 ,遍煩惱故名共相,一一法體名自性,或對非煩惱名自相,煩惱一一自對望名共相, 起,名雜染。煩惱具五 次略答九門,後別釋。 :初略問答,後重問答。答中復二:初列三雜染,後隨別釋。煩惱雜染有三:初問, 日等作,此事不成,違現事故。
「自性」者,煩惱體。《對法》第六說:「不寂靜是諸煩惱共相。」今言自性者 「雜染」者,與染相雜。染,謂煩惱。或相應,或緣縛,或等起,或間生,或俱 地第五門雜染等起中,分二:初明三雜染;後明斷三雜染,修六現觀。初中復二 第八卷 上來破計皆有比量,恐厭煩文,遂難偏敘,諸有學者,一一應作。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三
① ;業具四,除相應;生具後三。隨應有之,故名雜染。
1
9
9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