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74 - 唯識藏_20
P. 274

發生貪愛,煩惱滋長,潤後有業,乃至當來有生、老死。但說潤業,不說發者,准於  了知分位相生,說識等五。」彼說識支初入母胎,此說名色,故但四支。由現在受,  不論前際愛、取、有。其名色結生下四支是過去世生、老死支。  故,心名顛倒。略而不說正行熏發。准後愛、取潤後有業,知於前際亦潤行心,故略  已會,餘支可解。  悕求」者,緣未來愛:合名愛支。「煩惱滋長」,謂取支。此中但說業為有支,如前  受支。觸引受生,俱受用境,故《俱舍》說名隨觸、受。「耽著」者,緣現在愛;「  》會云:「識中業種名識支故。」「諸根圓滿」,謂六處支。「二受用境」,謂觸、  。《對法》亦說:「由名色生已,得豫有情眾同分數。」彼說名色初受生故。《唯識  別相故,依當果位別立五支。」

                     《成唯識》說:「然所生果若在未來,為生厭故,說生、老死;若在現在,為令  心顛倒者,識等五種,並名為心,不離識故,識為主故。由邪行熏發,當有趣生  有義:合依三際以辨次第,無明、行、識在過去世。  若依此義,「心顛倒」者,謂隨業識現思名行,種業名識,說名色支結生相續故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四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269   270   271   272   273   274   275   276   277   278   27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