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78 - 唯識藏_20
P. 278
前一一為緣,後一一為起。「此有故彼有」者,顯無作緣生義。「此生故彼生」者, 緣等四,雖復剎那滅入過去,種在身中而不捨離,故依自身,後果生起。或十二支, 起」字,釋「緣起」字,故名依字。 誰無故,老死無等。餘次第滅,准此應知。 此先滅;無明等疏,後始觀察,能潤因故,不說無明為先首滅。故得無學已,觀云由 愛、取等滅故,名色等種當不生果。名色等種是當來世生、老死因緣,親因緣故,說 色所有種子不生當果,先觀苦諦故,以名色滅為上首。此滅由何?由彼能潤集諦所攝 諦永滅。此因永滅故,先所引因名色等種當不生果,名「餘支滅」。此言意顯現在名 、老死果。此說苦因不能生,下顯由愛
「眾緣過去而不捨離」等者,若依分位,前十支為緣,後二支為起。前支具有因 「依剎那義釋」者,簡大眾部、化地部等緣起是無為,亦破正量部一期四相義。 「依字釋名」者,由煩惱繫縛為緣,諸趣數數生起,故名緣起。依「緣」字、「 第七、釋詞者,釋緣起義中,有五種。 謂解脫者現受境時,愛及隨眠,即愛、取支,由聖道力永拔不起,名能潤煩惱集
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四
① 滅,當苦不起。
2
6
6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