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96 - 唯識藏_20
P. 296

分有全。」欲界有二性,無明、行、愛、取三性,有一業七果。上唯一性,無明、行  ,故名通二。此實無記依五當生,故無過失。  染及無覆無記。彼云「行唯善、惡。有通善、惡、無覆無記。七分位中亦起善、染」  即此三染。前第四門,說四雜染;今言「三」者,此實前假,義別故。其不善中,通  一分。  ,即麤、苦等六種行相,有求上生而起彼故。」唯上地初起,非餘,亦非行全,故言  色界,諸支皆全;無色界中,唯除現色,故前卷說「在無色界,識依色種」。  。隨轉薩婆多理門,非實理,彼宗亦說睡眠非無心故,無色界亦爾。依真實義,在有  經》二文有異。如《唯識疏》第八卷說。  少分;「如前實義,如是諸聖教中,隨彼相增,所說不定」,謂《緣起經》、《十地

                 二十五、三界繫中,「欲界一切,上界一分」等者,彼云:「雖皆通三界,而有  二十四、「三染,餘二種」等者,彼云「無明、愛、取唯通不善、有覆無記」,  二十三、「謂依上地支,離下地支,此但一分支」,彼云:「上地行支能伏下地  二十二、「無想天、滅盡定、無想定,有色支可得」等者,此依六識說無非色支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四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   291   292   293   294   295   296   297   298   299   300   3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