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99 - 唯識藏_20
P. 299

令果法轉。今無能作,亦無業用,果雖後生,而無實運轉,故雙非之。四、有功能生  造作,以德句中法及非法并業句義助有實用,令果法運轉;亦非如薩婆多有實作用,  王等作故。三、雖種及緣生,而種及緣於此生事無作無用,亦無運轉。非如勝論我能  第十。前九依世俗諦安立差別門,後一勝義諦強施言說門。  」第八,「無我義」第九,「依勝義諦,諸法自性雖不可說,而言諸法自性可說」為  故;即此具分,名為「白品」,觀滅、道故。雜染、清淨,則是觀心,故此不說。  並觀,具滅十二,并修彼滅道,名「具分支」。即此一分,名為「黑品」,觀苦、集  品,齊識退還,唯觀十支,或名色入胎,唯觀九支,名「一分支」。若觀白品,十二  生婆羅門,說十一支,除生」,機欲待故,雖亦一分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、雖自種力勝,亦待他緣,非自我作故。二、雖他緣力勝,亦待因自種,非梵  二、「由十種相,應知緣起甚深」者,「無常義」有六,「苦義」第七,「空義  上二十七門,第九、分別緣起已。第十門、攝諸經中,有十五門:一、六種言說
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四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7
   294   295   296   297   298   299   300   301   302   303   3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