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27 - 唯識藏_20
P. 327

無願、無相。此唯諦理。或以諦門,或以行門,或以諸法嗢柁喃門,或以解脫門,於  ,謂四聖諦、十六行、真如、一切行無常、一切行苦、一切法無我、涅槃寂靜、空、  初是盡所有性、如所有性。盡所有性,謂蘊、界、處,諸法體事唯爾所故。如所有性  二種,故不相違。  故;無漏止觀,名無分別影像,體非虛妄故。此中依所緣境名分別體,能緣止觀分成  緣者,謂真實作意定慧所緣境。」彼依有漏作意止觀,名有分別影像,體是虛妄分別  。《對法》第十一說:「有分別影像所緣者,謂勝解作意定慧所緣境;無分別影像所  ,五法之中,相、名、分別之分別也。此二作意境體是一,觀、止別故,分為二種也  。「正斷作意」,近加行道及無間道。「已斷作意」,謂餘二道。  共相思惟諸法」者,即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事邊際所緣作意、所作成辨所緣作意」者,此有兩釋。一釋:同《對法》,謂  事邊際、所作成辨,與《對法》及下二十六相違,至彼當釋。  「有分別、無分別影像作意」者,分別體境,即三界心、心所以分別名攝三界法
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五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322   323   324   325   326   327   328   329   330   331   332